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脚后跟疼痛是什么原因

2024.11.25 13:09

脚后跟疼痛可能是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足跟脂肪垫炎、过度劳累、鞋子不合适等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是连接脚跟和脚趾的一层厚组织,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跑步等过度使用脚部,会使足底筋膜反复受到牵拉,产生微小撕裂,引发炎症,导致脚后跟疼痛。这种疼痛在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休息后开始行走时较为明显,行走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有所缓解,但随着活动量增加又会加重。

2.跟骨骨刺:随着年龄增长,跟骨部位可能会出现骨质增生,形成骨刺。骨刺会刺激周围的组织,如足底筋膜、软组织等,引起疼痛。疼痛通常在足跟底部,活动时可能会加重,尤其是在负重时,如站立或行走时,疼痛可能会更加明显。

3.足跟脂肪垫炎:足跟脂肪垫位于足跟底部,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如果受到外力冲击、过度挤压或者随着年龄增长脂肪垫发生退变,就容易引发炎症。患者会感到足跟疼痛,尤其是在足跟受到压力时,如站立或行走在硬地面上,疼痛会加剧。

4.过度劳累:长时间的行走、跑步、爬山等活动,会使脚部肌肉、韧带等组织过度疲劳。脚部承受的压力过大,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就容易引起脚后跟疼痛。一般休息后症状会有所减轻,但如果继续过度劳累,疼痛可能会持续加重。

5.鞋子不合适:鞋子过小、过硬或者鞋底没有良好的减震功能,都会对足跟造成不良影响。过小的鞋子会挤压足跟,过硬的鞋底不能有效缓冲行走时的冲击力,长时间穿着这样的鞋子,会导致足跟疼痛。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选择合适的鞋子,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如果脚后跟疼痛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