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哪些情况可能出现尿血

2025.09.29 15:54

尿血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刺激、肾脏疾病、肿瘤生长、外伤损伤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泌尿系统感染:尿血常见于膀胱炎或尿道炎等感染性疾病。病原体侵入泌尿系统后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出血。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液可能呈现淡红色或洗肉水样。及时抗感染治疗可缓解症状,延误可能加重感染范围。

2.结石刺激:泌尿系统结石移动时划伤黏膜或堵塞尿路引发出血。结石在肾盂、输尿管或膀胱内摩擦,造成局部损伤。典型表现为突发腰腹剧痛后出现血尿,尿液可见血丝或血块。结石体积较大或位置特殊时需手术干预。

3.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导致滤过膜损伤,红细胞漏入尿液。此类血尿常为无痛性,尿液呈均匀红色或茶色。伴随蛋白尿、水肿或高血压,需通过肾功能检查明确诊断。长期未控制可能进展为慢性肾病。

4.肿瘤生长:泌尿系统肿瘤如膀胱癌、肾癌侵蚀血管引发血尿。早期可能间歇性出现,后期持续加重。血尿常无痛,伴随消瘦或排尿困难。肿瘤破裂或坏死时出血量增大,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占位性病变。

5.外伤损伤:腰部或下腹部受到外力撞击导致肾脏、膀胱等器官破裂出血。外伤后立即出现鲜红色血尿,严重时伴有休克。需紧急处理止血并修复损伤,延迟救治可能危及生命。

出现血尿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或摄入特殊食物。记录血尿发生频率、颜色变化及伴随症状,协助医生判断病因。根据诊断结果选择针对性治疗,定期复查监测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