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尿血

2025.09.29 15:54

尿血可能发生在泌尿系统受到损伤、存在结石、发生感染、患有肿瘤、服用某些药物后。具体分析如下:

1.泌尿系统受到损伤: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任何部位受到外力撞击、手术创伤或器械检查的刺激,均可能导致黏膜破损出血。剧烈运动也可能引发肾脏轻微损伤,血液混入尿液排出。

2.存在结石:泌尿系统结石在移动过程中可能划伤黏膜,尤其是肾结石或膀胱结石。结石长期摩擦会导致局部炎症和出血,尿液呈现红色或褐色,可能伴随剧烈疼痛。

3.发生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泌尿系统时,炎症反应会使黏膜充血、水肿甚至溃烂出血。常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尿血同时可能伴随尿频、尿急或发热。

4.患有肿瘤:肾脏、膀胱或前列腺的良性或恶性肿瘤生长过程中,可能侵蚀血管或破坏正常组织。肿瘤表面血管脆弱,容易破裂出血,尿液可能呈现无痛性血尿。

5.服用某些药物:部分抗凝药物或化疗药物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增加泌尿系统出血风险。某些中药或成分不明的保健品也可能刺激肾脏或膀胱黏膜,导致血尿。

出现尿血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判断或延误治疗。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记录血尿发生频率及伴随症状。饮食宜清淡,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严格遵医嘱用药,不随意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