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子宫肌腺症是什么

2025.04.07 08:43

子宫肌腺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导致子宫增大、痛经、月经异常等症状。该病症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发于30至50岁的女性,尤其是生育年龄的女性。子宫肌腺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等有关。

子宫肌腺症的主要症状包括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性交疼痛等。由于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子宫壁会逐渐增厚,导致子宫体积增大,质地变硬。这种病变不仅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生育功能造成一定影响。诊断子宫肌腺症通常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妇科检查、超声检查以及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手段。在某些情况下,病理检查也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对于子宫肌腺症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严重程度以及生育需求制定个性化方案。药物治疗是首选,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类药物以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旨在缓解疼痛、控制月经异常并抑制病情进展。对于症状严重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子宫切除术或病灶切除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也有助于缓解症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是预防和管理子宫肌腺症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