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急性胆管炎是如何引起的

2025.01.17 14:36

急性胆管炎是由胆道梗阻、细菌感染、胆石症、胆管损伤、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胆道梗阻:急性胆管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胆道梗阻,通常由胆石症引起。胆石在胆囊或胆管内形成,可能导致胆汁的排出受阻,胆汁在胆管内积聚,造成胆管内压升高,进而引发炎症反应。胆道梗阻不仅影响胆汁的正常流动,还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增加了感染的风险。胆道梗阻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直接影响急性胆管炎的发生和发展。

2.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急性胆管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胆道梗阻后,胆汁的排出受到影响,胆管内的压力增高,导致胆管壁的血供不足,进而使得局部抵抗力下降。此时,肠道细菌容易通过胆道逆行感染胆管,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等。这些细菌的入侵引发了胆管的炎症反应,导致急性胆管炎的发生。

3.胆石症:胆石症是急性胆管炎的常见病因,尤其是胆结石的形成。胆石可以在胆囊内形成并向胆管移动,造成胆道梗阻。胆石的存在不仅会引起胆道的机械性阻塞,还可能导致胆管的化学刺激和炎症反应。胆石症患者在急性发作时,常伴有腹痛、黄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急性胆管炎,甚至危及生命。

4.胆管损伤:胆管损伤也可能导致急性胆管炎的发生。外伤、手术操作或胆道内镜检查等因素都可能对胆管造成损伤,导致胆汁泄漏或感染。胆管损伤后,胆汁的正常流动受到影响,可能引起胆道内的细菌增殖,进而引发急性胆管炎。胆管损伤的程度和处理方式对炎症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5.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急性胆管炎。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弱使得机体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下降,胆道内的细菌容易增殖并引发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可能包括慢性疾病、老年、营养不良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胆管炎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急性胆管炎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疾病,了解其发病机制有助于早期识别和治疗。通过改善胆道通畅、控制感染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可以有效降低急性胆管炎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