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急性乙型肝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2025.08.27 08:30

急性乙型肝炎需进行肝功能检测、乙肝五项检查、乙肝病毒DNA定量、凝血功能检测、腹部超声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肝功能检测:通过血液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评估肝脏损伤程度及功能状态。急性乙型肝炎患者通常出现转氨酶显著升高,胆红素水平异常反映胆汁排泄障碍。肝功能动态监测有助于判断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

2.乙肝五项检查:包括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及核心抗体检测,明确乙肝病毒感染状态。急性感染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可能伴随e抗原阳性。该检查可区分急性或慢性感染,指导后续干预措施。

3.乙肝病毒DNA定量:直接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载量,反映病毒复制活跃程度。高病毒载量提示传染性强,需密切监测。该指标是评估抗病毒治疗时机及疗效的关键依据。

4.凝血功能检测:急性肝炎可能导致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严重凝血功能障碍预示肝衰竭风险,需及时干预。该检查对病情危重程度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5.腹部超声检查:观察肝脏形态、大小及结构变化,排除胆道梗阻或肝硬化等并发症。急性肝炎患者可能出现肝脏肿大,回声增粗。超声无创便捷,可作为常规筛查手段。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应避免饮酒及使用肝毒性药物,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出现乏力、黄疸加重或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动态评估肝脏恢复情况。密切接触者应接种乙肝疫苗并筛查感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