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是胆汁性肝硬化

2024.11.08 14:36

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由于肝内胆汁淤积,导致肝脏出现进行性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的疾病。

胆汁性肝硬化主要是由于胆管阻塞或胆汁排泄障碍,使胆汁在肝脏内蓄积,长期持续的胆汁淤积会损伤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引起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胆管疾病、药物等有关。患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出现乏力、皮肤瘙痒、黄疸、腹胀、肝脾肿大等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导致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在临床上,对于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除了依据症状和体征外,还需要结合血液生化检查如胆红素、胆汁酸、转氨酶等指标、自身抗体检测、影像学检查如超声、磁共振成像等以及肝组织活检等进行综合判断。治疗方面,主要包括针对病因治疗,如免疫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胆汁性肝硬化;利胆药物治疗,以促进胆汁排泄;对症治疗,如保肝、退黄、止痒等;以及必要时进行肝移植手术。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避免饮酒和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