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结石碎石术后为什么患侧卧位

2025.11.03 22:12

结石碎石术后患侧卧位有助于促进残石排出、减轻疼痛、避免结石嵌顿、减少出血风险、防止感染扩散。具体分析如下:

1.促进残石排出:患侧卧位利用重力作用,使碎石更易沿输尿管向下移动。输尿管存在生理性狭窄,改变体位可调整碎石位置,避免堆积在肾盂或输尿管上段。术后早期活动结合体位调整,能加速残石通过泌尿系统自然通道排出。

2.减轻疼痛:结石移动可能引发输尿管痉挛,导致剧烈绞痛。患侧卧位减少碎石对输尿管壁的摩擦刺激,降低痉挛频率。同时该体位缓解肾脏包膜张力,分散局部压力,从而减轻术后腰部胀痛或钝痛症状。

3.避免结石嵌顿:术后残留碎石可能卡压在输尿管狭窄处。患侧卧位调整结石与管壁的相对位置,减少机械性梗阻风险。尤其对于下盏结石,该体位配合轻度叩击可帮助碎石脱离肾盏颈部,防止形成新的阻塞点。

4.减少出血风险:碎石过程中可能损伤泌尿黏膜引发出血。患侧卧位使肾脏处于较低位置,降低肾内静脉压力,减缓局部渗血速度。同时避免健侧卧位压迫术区血管,减少因体位不当导致的继发性出血。

5.防止感染扩散:结石常合并细菌感染,术后细菌可能随尿液逆流。患侧卧位促使感染侧尿液引流通畅,避免含菌尿液反流至肾盂或对侧输尿管。该体位还能减少感染性碎屑滞留,降低发热或菌血症的发生概率。

术后需根据影像结果调整体位,避免长时间固定姿势导致肌肉僵硬。饮食应控制草酸与钙的摄入,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mL以上。出现持续发热或血尿加重需及时复诊,必要时结合药物辅助排石。定期复查超声确认残石清除情况,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碎石移位损伤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