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质疏松的表现有哪些

2025.07.23 08:37

骨质疏松的表现有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身高变矮或驼背、轻微外力易骨折、关节僵硬或活动受限、牙齿松动或脱落。具体分析如下:

1.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骨质疏松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骨骼强度下降导致骨小梁微骨折,引发持续性钝痛。疼痛多集中在腰背部,久站、久坐或负重时加重,夜间也可能出现隐痛。严重时疼痛扩散至全身,尤其是承重骨如髋部、膝盖等部位。

2.身高变矮或驼背:椎体骨质流失后受压变形,出现压缩性骨折,导致脊柱缩短。多节椎体骨折可形成驼背脊柱后凸,身高降低可达3-6cm。这一过程通常缓慢,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弯腰或衣物不合身。

3.轻微外力易骨折:骨密度降低使骨骼脆性增加,日常动作如咳嗽、弯腰提物或轻微跌倒即可引发骨折。常见部位为腕部、髋部及脊椎,其中髋部骨折危害最大,可能长期卧床并引发并发症。

4.关节僵硬或活动受限:骨骼支撑力减弱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周围肌肉代偿性紧张,表现为晨僵或活动困难。脊椎变形可能压迫神经根,进一步限制肢体灵活性,影响行走或转身等动作。

5.牙齿松动或脱落:颌骨骨质流失导致牙槽骨高度降低,牙齿固定能力减弱。可能出现牙龈萎缩、牙齿移位或咀嚼无力,严重时多颗牙齿自行脱落,需结合口腔检查判断是否为骨质疏松表现。

日常需均衡摄入钙与维生素D,避免吸烟酗酒,适度进行负重运动如散步或太极。定期检测骨密度,尤其绝经后女性及高龄人群。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或骨折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