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听力障碍的诊断标准有什么

2025.10.20 17:59

听力障碍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纯音测听平均阈值大于25分贝、言语识别率低于正常范围、声导抗检查显示中耳功能异常、听觉诱发电位反应异常、影像学检查发现耳部结构病变。具体分析如下:

1.纯音测听平均阈值大于25分贝:纯音测听是评估听力的基础方法,通过气导和骨导测试确定听力损失程度。若500、1000、2000、4000赫兹的平均阈值超过25分贝,可诊断为听力障碍。不同频率的阈值差异可判断传导性或感音神经性耳聋。

2.言语识别率低于正常范围:言语测听反映实际交流能力,测试词表识别率。正常人群识别率超过90%,若明显下降提示中枢或外周听觉通路异常。识别率与纯音测听结果不符时需进一步排查神经性病变。

3.声导抗检查显示中耳功能异常:鼓室图可判断中耳压力及听骨链活动度,声反射消失或阈值升高提示传导性耳聋或蜗后病变。结合其他检查可区分咽鼓管功能障碍、耳硬化症等中耳疾病。

4.听觉诱发电位反应异常:通过脑干诱发电位等检测神经电信号传导,潜伏期延长或波形缺失提示听神经或脑干病变。适用于婴幼儿或无法配合主观测听者,客观评估听觉通路完整性。

5.影像学检查发现耳部结构病变:CT或MRI可显示内耳畸形、听神经瘤等器质性病变。先天性耳聋需排查内耳发育异常,突发性耳聋需排除肿瘤或血管性病因。

诊断需结合病史与多项检查结果,避免单一指标误判。婴幼儿及特殊人群应选择适应性检测方法,动态监测听力变化有助于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