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如何判断儿童听力障碍

2025.10.20 17:59

儿童听力障碍可通过观察对声音反应迟钝、语言发育迟缓、经常要求重复说话、看电视音量调得过大、在学校表现异常等表现进行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对声音反应迟钝:婴幼儿时期对突然的声响无惊跳反射,或无法定位声源方向,可能提示听力异常。3个月以上婴儿对熟悉声音无微笑或停止动作的反应,需警惕听力问题。日常生活中敲门声、电话铃声等较大声响未能引起转头或寻找动作,应进一步检查。

2.语言发育迟缓:2岁仍无法说出简单词语,或3岁后语句结构混乱、发音模糊,可能与听力受损有关。语言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如仅能模仿口型但发声错误,或长期依赖手势交流,需评估听力功能。部分儿童表现为词汇量增长停滞,或重复他人话语时漏听部分音节。

3.经常要求重复说话:对话中频繁出现什么再说一遍等请求,或在嘈杂环境中理解困难,可能是听力下降的信号。儿童常因听不清而靠近说话者面部观察口型,或误解指令内容。课堂上对老师提问反应延迟,也可能与听觉传导异常相关。

4.看电视音量调得过大:长期将电子设备音量调至他人觉得刺耳的程度,或抱怨声音太小听不清,需考虑听力减退。部分儿童会不自觉地贴近电视机扬声器,或在家庭聚会中因听不清对话而显得孤僻。此类行为若持续出现,应进行专业听力测试。

5.在学校表现异常:听力障碍儿童可能因听不清讲解而成绩下滑,表现为注意力涣散或答非所问。部分儿童因交流困难产生焦虑情绪,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教师反馈走神不遵守指令等情况时,需与听力问题鉴别。

日常需结合多场景观察儿童听觉反应,避免单次判断误差。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者应定期复查,语言训练需与听力矫正同步进行。发现异常后需由专业机构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等检测,排除中耳炎等可逆因素。干预时机直接影响语言功能恢复效果,延迟诊断可能导致认知发展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