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深静脉堵塞的原因

2024.12.31 08:14

深静脉堵塞的原因主要有长时间久坐或久卧、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肥胖、肿瘤压迫。具体分析如下:

1.长时间久坐或久卧: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慢,血液在静脉内瘀滞,容易形成血栓导致深静脉堵塞。这在长途旅行、长期卧床的人群中较为常见。预防上应避免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定时活动肢体,如进行简单的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2.血液高凝状态:某些疾病如抗磷脂综合征、蛋白C和蛋白S缺乏等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女性服用避孕药、怀孕等也可能导致血液凝固性增加。这种情况下,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增多,容易形成血栓堵塞深静脉。对于存在血液高凝风险的人群,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或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

3.静脉壁损伤:静脉壁受到外伤、手术、静脉穿刺等损伤时,内皮细胞受损,内皮下的胶原纤维暴露,会激活凝血系统,促使血小板黏附、聚集,进而形成血栓堵塞深静脉。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静脉损伤,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减少感染风险。

4.肥胖: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会对静脉造成压迫,影响静脉回流。同时,肥胖往往伴随着血脂异常、血液黏稠度增加等情况,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增加了深静脉堵塞的风险。肥胖人群应积极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改善身体状况。

5.肿瘤压迫:肿瘤细胞可侵犯静脉或通过压迫静脉,导致静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引起深静脉堵塞。这种情况较为严重,需要针对肿瘤进行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等,以减轻对静脉的压迫。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如果出现肢体肿胀、疼痛等疑似深静脉堵塞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