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妊娠期合并性乙肝肝炎应该怎么办

2025.10.09 17:11

妊娠期合并乙肝病毒感染需要及时进行医学干预,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并保障母婴健康。孕期发现乙肝病毒感染后,应尽快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肝功能、病毒载量及母婴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

妊娠期乙肝病毒感染的管理重点在于阻断母婴传播。孕中期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载量及肝脏超声。若病毒载量较高,可在医生指导下于孕晚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少新生儿感染风险。分娩后,新生儿需在12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完成后续疫苗接种程序。母乳喂养并非绝对禁忌,但若母亲存在乳头皲裂或出血,应暂停哺乳直至伤口愈合。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严格遵循医嘱。孕期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劳累、饮酒及使用肝毒性药物。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载量及胎儿发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分娩时应选择具备乙肝母婴阻断条件的医疗机构。产后仍需继续监测肝功能,必要时维持抗病毒治疗。家属应配合做好新生儿免疫接种及母婴健康管理,确保阻断措施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