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是放射性脑损伤

2025.08.18 14:54

放射性脑损伤是指由于接受放射治疗或其他放射性暴露而导致的脑组织损伤。这种损伤通常发生在接受放射治疗的癌症患者身上,尤其是那些头颈部肿瘤或脑肿瘤患者。放射线在治疗过程中虽然能够有效杀死癌细胞,但同时也可能对周围健康脑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进而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

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机制主要与放射线对细胞的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有关。放射线能够破坏细胞的DNA,导致细胞凋亡或坏死。放射线还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脑组织的水肿和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进一步加重损伤。临床表现可能包括认知障碍、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运动协调性差等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损伤可能会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

在治疗和管理放射性脑损伤时,需要特别注意几个方面。首先,定期进行神经心理评估,以便及时发现认知功能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其次,合理安排放射治疗的剂量和范围,尽量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采用先进的放射技术,如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够更精确地靶向肿瘤,降低对周围健康组织的影响。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后,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均衡饮食、适度锻炼和心理支持,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恢复。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心理辅导,以应对因放射性脑损伤带来的情绪和认知问题。通过综合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