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是放射性脑损伤

2025.01.07 17:53

放射性脑损伤是指由于接受放射治疗或其他放射性辐射而导致的脑组织损伤。这种损伤通常发生在接受头部放射治疗的癌症患者中,尤其是那些治疗脑肿瘤或头颈部肿瘤的患者。放射性脑损伤的表现可能包括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情绪变化以及运动协调能力受损等,严重时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自理能力。

放射性脑损伤的机制主要与辐射对脑细胞的直接损伤以及对脑血管的影响有关。放射线能够破坏脑细胞的DNA,导致细胞凋亡或坏死。辐射还可能引起脑血管的炎症和纤维化,进而影响脑组织的血供和代谢功能。临床上,放射性脑损伤的症状可能在放疗后数周至数年内逐渐显现,患者可能会经历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损伤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导致更为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在应对放射性脑损伤时,患者及其家属需要特别关注一些注意事项。首先,定期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和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损伤和变化。其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均衡饮食、适度锻炼和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也非常重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变化,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可能的副作用和风险,以便做出知情选择。在治疗过程中,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