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病理性黄疸症怎样预防

2025.02.23 12:28

预防病理性黄疸需做到孕期保健、早开奶、密切观察新生儿、预防感染、避免不必要用药。具体分析如下:

1.孕期保健:孕期应做好保健工作,按规定进行产检。孕妇要注意饮食均衡,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防止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胎儿肝脏发育,增加病理性黄疸发生风险。例如,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后,病毒可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损害胎儿肝脏细胞,影响胆红素代谢,从而引发病理性黄疸。

2.早开奶: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奶。早吸吮、勤吸吮能促进胎便排出。胎便中含有大量胆红素,如果胎便排出延迟,胆红素会被重吸收回血液,增加黄疸发生的可能性。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的半小时内就可以开始让其吸吮母乳,这样有助于肠道蠕动,加速胎便排出,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降低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

3.密切观察新生儿:要密切关注新生儿的情况。观察皮肤颜色变化,尤其是巩膜、面部、躯干及四肢皮肤黄染的情况。同时注意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体温等。如果发现皮肤黄染出现过早,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者黄疸程度过重、进展过快、持续时间过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例如,若新生儿黄疸在短时间内从面部蔓延至全身,可能是病理性黄疸的表现,需尽快诊治。

4.预防感染:新生儿免疫力较低,要注意预防感染。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脐带未脱落前要做好脐带护理,避免脐部感染。同时,要注意居住环境的卫生,减少人员探视,防止交叉感染。感染可导致新生儿体内红细胞破坏增加,胆红素生成过多,从而引发病理性黄疸。例如,新生儿肺炎会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红细胞破坏增多,胆红素水平升高,易出现病理性黄疸。

5.避免不必要用药:在新生儿期应避免不必要的用药。有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干扰胆红素代谢,增加病理性黄疸的发生几率。例如,磺胺类药物、氯霉素等可能会与胆红素竞争结合蛋白,使游离胆红素增加,透过血-脑屏障,引发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新生儿用药需谨慎,必须用药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在预防病理性黄疸过程中,家长要积极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如果家族中有溶血性疾病等遗传病史,更要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监测。同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做好孕期和新生儿期的各项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