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什么是黄体卵泡

2024.10.09 08:09

黄体卵泡是指在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卵泡膜的结缔组织、毛细血管等伸入到颗粒层,在LH的作用下演变成体积较大,富含毛细血管并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团,即黄体。

黄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当成熟卵泡破裂排卵后,残留的卵泡壁向内塌陷皱缩,与卵泡膜之间的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等一起包裹形成黄体。黄体主要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对维持妊娠和调节月经周期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排出的卵子受精成功,黄体则会继续发育并维持一段时间,为胚胎的早期发育提供支持;如果卵子未受精,黄体则会逐渐退化,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子宫内膜脱落,形成月经。

黄体在女性生殖生理中具有关键地位。存在和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女性的生育能力和月经的正常与否。黄体功能不足可能导致月经失调、不孕或习惯性流产等问题。在临床上,通过检测黄体分泌的激素水平等方法,可以评估黄体的功能状态,为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依据。同时,了解黄体卵泡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对于女性的生殖健康管理和计划生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对黄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结构、功能和相关疾病的认识也将不断完善,这将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