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滢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黄体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19-12-23 音频时长: 01分17秒
199
语音文字

黄体是指在排卵后,随着卵泡液的流出,卵泡腔内的压力逐渐下降,卵泡壁塌陷,形成许多的皱襞。卵泡壁的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向内侵入,周围有卵泡的外膜包围,共同形成黄体。
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在促黄体素排卵风的作用下进一步黄素化,分别会形成颗粒黄体细胞以及卵泡膜黄体细胞。两种黄体细胞都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的含量多寡决定黄体颜色的深浅,黄体细胞的直径可以达到35到50微米,在血管内皮因子作用下的颗粒细胞血管化,排卵后的7到8天,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22天左右,黄体的体积和功能达到高峰,直径达到1到2个厘米,外观呈现黄色。
正常黄体功能的建立需要理想的排卵前的卵泡发育,特别是促卵泡素的刺激,以及一定水平的、持续性的促黄体素的维持。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