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肝生娃与正常程序有什么不同

2025.10.09 17:11

乙肝携带者生育与健康人群的主要区别在于需要额外进行母婴阻断措施,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乙肝病毒存在通过胎盘、产道或哺乳垂直传播的可能性,规范的医疗干预可使新生儿感染率降至1%以下,实现与健康人群相似的生育安全。

乙肝孕妇需在孕早期完善HBV-DNA载量、肝功能等专项检测,若病毒载量超过2×10^5IU/ml,妊娠24-28周需在医生指导下开始抗病毒治疗。分娩时优先选择剖宫产可减少产道暴露风险,但自然分娩同样可行,关键取决于产科指征。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必须完成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并在后续严格遵循0-1-6月的疫苗接种程序。母乳喂养并非绝对禁忌,但乳头皲裂或出血时应暂停,母亲正在服用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时哺乳安全性较高。

注意事项包括孕前需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肝硬化患者需先稳定病情再妊娠。孕期避免使用恩替卡韦等有潜在致畸风险的药物,改用妊娠安全分级为B类的抗病毒药物。分娩后产妇需继续监测肝功能,停药时机需严格遵医嘱。家庭成员应接种疫苗产生抗体,日常接触无需特殊隔离。新生儿完成全程免疫后7-8个月需检测乙肝两对半,确认是否产生保护性抗体。整个孕产期需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均衡营养,定期复查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