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感染性结石容易排吗

2025.07.24 17:15

感染性结石的排出难度相对较大,主要与结石成分、大小、位置及尿路感染状态有关。这类结石通常由磷酸铵镁或碳酸磷灰石构成,质地较软但易形成鹿角形结石,通常体积较大且与尿路黏膜粘连紧密,单纯依靠自然排石较为困难。

感染性结石的形成与尿素分解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密切相关。细菌产生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导致尿液碱化,促使磷酸盐和镁离子沉淀形成结石。这类结石生长迅速,容易填充肾盂或肾盏形成复杂结构。临床观察发现,直径超过5毫米的感染性结石自然排出率不足20%,且可能伴随反复发热、腰痛或脓尿等症状。治疗需结合抗生素控制感染,并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经皮肾镜取石等手术方式,单纯饮水或药物排石效果有限。

处理感染性结石需注意彻底清除结石残渣,避免复发。术后应定期复查尿培养及影像学检查,确保无残留结石或持续感染。长期预防需控制尿路感染,可考虑使用脲酶抑制剂或低剂量抗生素。日常保持充足饮水、避免尿液滞留,并监测尿液pH值。若出现腰痛加剧、寒战高热等症状,需警惕尿源性脓毒症,应立即就医。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复发,需加强代谢管理和感染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