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肝在治疗上的目标是怎样的

2025.10.09 17:11

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和纤维化,降低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风险,最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期。通过规范治疗,部分患者可实现临床治愈,即表面抗原转阴并产生保护性抗体,但这一目标需结合个体病情制定方案。

乙肝治疗需根据患者病毒载量、肝功能、肝组织学变化等指标采取分层管理。抗病毒治疗是核心手段,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是两类主要药物。前者通过长期抑制病毒DNA复制控制病情,后者兼具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病毒学应答情况,及时调整方案。对于已出现肝硬化的患者,需同时进行抗纤维化治疗并加强并发症监测。治疗终点通常分为理想终点表面抗原清除、满意终点持续病毒学应答且e抗原转阴和基本终点病毒DNA检测不到。不同阶段的患者需设定差异化目标,例如免疫耐受期患者以预防疾病进展为主,而活动期患者需追求病毒学应答。

乙肝治疗需严格遵循专科医师指导,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导致病毒反弹。抗病毒药物存在耐药风险,用药期间每3-6个月需复查HBVDNA、肝功能等指标。干扰素治疗可能引起发热、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用药前需评估适应症。合并其他肝病患者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酒精性肝病患者必须戒酒。育龄期患者若计划妊娠,应提前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日常需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均衡营养,接种甲肝疫苗可降低重叠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