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常规能看出是尿结石吗

2024.12.17 15:22

尿常规检查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尿结石的间接信息,但并不能直接诊断尿结石。尿常规主要是通过分析尿液的成分、颜色、浑浊度、pH值以及细胞、晶体等存在情况,来评估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

在尿常规中,医生可能会发现一些与尿结石相关的异常指标。例如,尿液中可能出现红细胞,提示存在微小的出血,这可能是结石在尿道或膀胱内摩擦引起的。另外,尿液中出现白细胞或细菌,可能表明存在感染,而感染有时与尿结石有关。尿液中的晶体成分也可以提供线索,某些类型的结石如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等在尿液中可能会形成相应的晶体。尿常规并不能明确识别结石的存在、大小或位置,通常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来进行确诊。

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了解。首先,尿液样本的采集应尽量在早晨进行,因为早晨的尿液相对浓缩,更能反映出尿液的真实成分。其次,样本应在采集后尽快送检,以避免尿液成分的变化影响结果。如果在检查前有大量饮水或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尿液的浓度和成分,从而干扰检查结果。尿常规的结果只是一个初步的筛查工具,若发现异常,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尿结石的形成与饮食、生活习惯、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定期体检和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尿结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