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是急性颅脑损伤

2025.01.07 17:53

急性颅脑损伤是指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颅脑结构的急性损伤,通常包括脑震荡、脑挫伤、颅骨骨折等。这种损伤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神经功能的障碍,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生多与交通事故、跌倒、运动伤害等意外事件有关,尤其在儿童和老年人中更为常见。

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多样,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等症状。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患者的病情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损伤通常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或头痛,经过适当的休息和观察后可逐渐恢复。中度和重度损伤则可能伴随明显的神经功能缺失,如肢体无力、语言障碍、感觉异常等,甚至可能导致昏迷或植物人状态。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通常依赖于临床评估和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以确定损伤的性质和范围。及时的医疗干预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可能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等。

在处理急性颅脑损伤时,注意事项不可忽视。首先,及时就医是关键,任何疑似颅脑损伤的患者都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专业评估。其次,家属和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及四肢活动等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恶化。患者在恢复期间应避免剧烈活动,保持良好的休息,避免精神和身体的过度疲劳。对于重度损伤患者,可能需要在重症监护室进行观察和治疗,确保生命体征的稳定。心理支持也不可忽视,急性颅脑损伤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影响,也可能对其心理健康造成负担,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应对这一过程,促进其全面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