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绞痛的心电图特点是怎样的

2025.03.07 20:05

心绞痛的心电图特点包括ST段压低或抬高、T波倒置或高耸、QRS波群无明显改变、心律失常、心电图变化具有动态性。具体分析如下:

1.ST段压低或抬高: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常表现为ST段压低,提示心肌缺血。ST段压低通常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幅度超过0.1毫伏。少数情况下,ST段可呈抬高表现,提示心肌严重缺血或急性心肌梗死。ST段的变化通常与心绞痛症状同步出现,症状缓解后ST段可恢复正常。

2.T波倒置或高耸:心绞痛发作时,T波可出现倒置或高耸改变。T波倒置提示心肌缺血,常与ST段压低同时出现。T波高耸则提示心肌急性缺血,常见于变异型心绞痛。T波改变的程度与心肌缺血的范围和严重程度相关,症状缓解后T波可逐渐恢复正常。

3.QRS波群无明显改变:心绞痛发作时,QRS波群通常无明显改变。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过程,心绞痛主要影响心肌复极过程,因此QRS波群形态和时限通常保持正常。但在严重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时,QRS波群可出现异常改变。

4.心律失常:心绞痛发作时可伴有各种心律失常,常见的有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电活动不稳定有关。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加重心肌缺血,甚至诱发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

5.心电图变化具有动态性:心绞痛的心电图变化具有明显的动态性,与心肌缺血的发作和缓解密切相关。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改变;症状缓解后,心电图可逐渐恢复正常。这种动态变化是诊断心绞痛的重要依据,也是与心肌梗死等持续性心肌缺血相鉴别的重要特征。

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心电图表现具有特征性。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心肌缺血的证据,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心电图的动态变化特点,有助于评估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对于疑似心绞痛的患者,应进行心电图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及时识别和处理心绞痛,对于预防心肌梗死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