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绞痛心电图表现是怎样的

2025.03.24 17:51

心绞痛心电图表现主要包括ST段压低或抬高、T波倒置或高耸、QRS波群改变、心律失常以及心电图动态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ST段压低或抬高: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常表现为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反映心肌缺血。严重缺血时,ST段可呈弓背向上型抬高,提示心肌损伤。ST段改变的程度与缺血范围及严重程度相关,通常在症状缓解后恢复正常。

2.T波倒置或高耸:心肌缺血可导致T波形态改变,表现为对称性深倒置或高耸。T波倒置常见于心内膜下缺血,而T波高耸则提示心外膜下缺血。T波改变可单独出现,也可伴随ST段改变,是心肌缺血的重要表现。

3.QRS波群改变:严重心肌缺血可导致QRS波群形态改变,表现为R波振幅降低、Q波加深或出现新的Q波。这些改变提示心肌坏死或严重损伤,通常不可逆。QRS波群改变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但在严重心绞痛时也可出现。

4.心律失常:心绞痛发作时可伴随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肌缺血导致的电生理紊乱有关,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心律失常的出现提示心肌缺血程度较重,需及时处理。

5.心电图动态变化: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发作时出现异常,缓解后恢复正常。这种动态变化是诊断心绞痛的重要依据。连续心电图监测可捕捉到这种动态变化,有助于明确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

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是诊断和评估病情的重要依据,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及时识别和处理心绞痛的心电图改变,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心电图的动态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心肌缺血,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