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胫骨骨折有哪些症状

2025.07.23 08:37

胫骨骨折的症状包括局部剧烈疼痛、患肢肿胀淤血、行走或承重困难、患处畸形或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剧烈疼痛:胫骨骨折后,骨折断端会刺激周围神经末梢,导致持续性锐痛。疼痛在活动或触碰时加剧,静止时减轻但不会完全消失。骨折部位压痛明显,叩击远端肢体可引起骨折处传导痛。疼痛程度与骨折类型相关,粉碎性骨折通常比单纯骨折更为剧烈。

2.患肢肿胀淤血:骨折导致局部血管破裂,血液和组织液渗出形成肿胀。肿胀多在伤后2小时内出现并逐渐加重,严重时可能影响远端血液循环。皮下淤血呈现青紫色,随时间推移由紫红色逐渐转为黄绿色。肿胀程度与骨折严重性成正比,严重骨折可能引发张力性水泡。

3.行走或承重困难:胫骨作为主要负重骨,骨折后失去支撑功能。患者常无法用患肢站立,行走时出现剧烈疼痛。不完全骨折患者可能保留部分负重能力,但会呈现跛行步态。负重困难程度取决于骨折部位和类型,中下段骨折对行走功能影响更为显著。

4.患处畸形或异常活动:骨折断端移位导致肢体外形改变,可能出现成角、缩短或旋转畸形。完全骨折时可能出现异常活动,即在非关节部位出现不应存在的活动度。畸形程度与暴力大小和肌肉牵拉方向相关,开放性骨折可能直接观察到骨折端。

5.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断端相互摩擦产生特有声响和感觉,检查时可能触及粗糙的摩擦感。此症状在移动患肢时较为明显,但不应刻意诱发以免加重损伤。骨擦音的存在可确诊骨折,但部分嵌插骨折可能不出现此体征。

骨折后应保持患肢制动,避免随意移动造成二次损伤。及时就医进行专业固定,早期冷敷可减轻肿胀。康复期间遵循医嘱逐步恢复功能锻炼,注意观察末梢血运和感觉变化。饮食应保证充足钙质和蛋白质摄入,定期复查了解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