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开放性损伤会引起脑疝吗

2025.08.18 14:54

开放性损伤确实有可能引起脑疝。开放性损伤通常指的是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导致头骨破裂或穿透,进而对脑组织造成直接损伤。这种情况下,脑组织可能会受到压迫,导致颅内压增高,进而引发脑疝的发生。

脑疝是指脑组织因颅内压增高而向颅腔外部或其他脑区移位的现象。开放性损伤造成的颅内压升高,可能源于出血、脑水肿或脑组织的直接损伤。随着颅内压力的持续增加,脑组织可能会被迫向颅腔的弱点或缺口移动,形成脑疝。尤其是在损伤后未及时进行有效的医疗干预,脑疝的风险会显著增加。脑疝不仅会导致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损害,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开放性损伤患者在受伤后应尽快接受专业的医疗评估和治疗,以降低脑疝发生的风险。

在处理开放性损伤时,需特别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感染的预防。由于伤口暴露,外界细菌容易侵入,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应尽快对伤口进行消毒,并在必要时进行手术清创。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变化,及时识别颅内压升高的迹象,如意识模糊、瞳孔变化、肢体无力等。对于出现脑疝症状的患者,需迅速采取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等。保持良好的监测和及时的干预是降低脑疝风险、改善预后的关键。开放性损伤后应高度重视脑疝的可能性,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