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开放性颅脑损伤怎样治疗

2025.08.11 14:18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治疗包括及时清创缝合防止感染、控制颅内压降低脑水肿风险、使用抗生素预防并发症、密切监测神经功能变化、必要时进行手术修复损伤组织。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清创缝合防止感染:开放性颅脑损伤的首要处理是彻底清创,清除伤口内的异物、坏死组织及血块,减少细菌滋生机会。清创后需严密缝合硬脑膜,避免脑脊液漏。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发现感染迹象立即处理。

2.控制颅内压降低脑水肿风险:损伤后常伴随颅内压升高,需通过脱水药物、抬高头部等方式缓解。严重时可考虑脑室引流或去骨瓣减压,减轻脑组织受压。监测生命体征,避免血压剧烈波动加重脑水肿。

3.使用抗生素预防并发症:开放性损伤易引发颅内感染,需早期足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根据伤口污染程度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指导治疗。疗程需足够,防止耐药菌产生。

4.密切监测神经功能变化:定期评估意识状态、瞳孔反应及肢体活动,及时发现脑疝等危急情况。影像学检查辅助判断损伤进展,调整治疗方案。记录症状变化,为后续康复提供依据。

5.必要时进行手术修复损伤组织:若存在颅骨骨折、脑内血肿或血管损伤,需手术清除血肿、修复硬脑膜或固定骨折片。手术时机根据病情决定,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

治疗过程中需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排便增加颅内压。营养支持对恢复至关重要,早期给予易消化高蛋白饮食。康复阶段结合针灸、推拿等促进功能恢复,定期复查评估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