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炎和痢疾化验的区别

2025.02.23 12:28

肠炎和痢疾在化验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原体检测、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粪便性状及潜血试验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病原体检测:肠炎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可能为病毒、细菌、真菌或寄生虫等。例如诺如病毒引起的肠炎,通过检测粪便中的诺如病毒核酸来确诊。而痢疾主要由痢疾杆菌引起,通过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可明确诊断。

2.白细胞计数:肠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在一些病毒性肠炎中,白细胞总数往往正常。而痢疾患者白细胞计数通常明显升高,因为痢疾杆菌感染引发了强烈的炎症反应,大量白细胞聚集到肠道感染部位。

3.红细胞计数:肠炎患者红细胞计数大多正常,但若肠道黏膜损伤严重时可能会有少量红细胞出现。痢疾患者红细胞计数常增多,由于痢疾杆菌侵袭肠道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使红细胞渗出到肠腔随粪便排出。

4.粪便性状:肠炎患者的粪便性状多样,可为稀便、水样便或糊状便等。例如轮状病毒肠炎,多为水样便。痢疾患者的粪便多为黏液脓血便,这是痢疾的典型特征,是由于肠道黏膜炎症、坏死及脓血渗出所致。

5.潜血试验:肠炎患者潜血试验可能为阴性或弱阳性,取决于肠道黏膜损伤程度。而痢疾患者潜血试验常为阳性,因为痢疾杆菌对肠道黏膜的破坏会导致出血,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可使潜血试验呈阳性反应。

在进行化验检查时,要确保样本采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采集粪便样本时应避免混入尿液或其他杂质,并且要及时送检,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