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痢疾和肠炎怎么样分辨

2025.02.23 12:28

痢疾和肠炎可从病因、症状、粪便特征、发病部位、治疗原则分辨。具体分析如下:

1.病因方面:痢疾主要是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而肠炎的病因较为复杂,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感染,还可能由饮食不当、药物副作用、过敏反应等非感染因素导致。

2.症状方面:痢疾通常起病急,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典型症状,患者腹痛多为左下腹压痛明显。肠炎症状相对多样,可能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发热情况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异,腹痛部位多不固定,整体症状较痢疾相对缓和。

3.粪便特征方面:痢疾患者的粪便多为黏液脓血便,量少,次数频繁。肠炎患者的粪便性状多样,可为水样便、糊状便、黏液便等,一般脓血便较少见,除非是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

4.发病部位方面:痢疾主要病变部位在乙状结肠和直肠。肠炎的发病部位可涉及整个肠道,如小肠、结肠等,不同病因可能影响肠道的不同部位。

5.治疗原则方面:痢疾的治疗重点在于抗感染,通常使用针对痢疾杆菌的抗生素。肠炎的治疗则需根据病因进行,如感染性肠炎需抗感染,非感染性肠炎则要调整饮食、去除病因、对症治疗等。

如果出现疑似肠道疾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