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炎与痢疾有什么区别

2025.02.10 17:40

肠炎与痢疾在病因、症状、病变部位、粪便性状、治疗方面存在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1.病因:肠炎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还可由饮食不当、药物副作用等非感染因素导致。而痢疾主要是由志贺氏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通常是通过污染的手、食物、水源传播。

2.症状:肠炎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痢疾症状较重,除腹痛、腹泻外,还有里急后重感,即排便不尽感,常伴有黏液脓血便,发热、全身中毒症状也较为明显。

3.病变部位:肠炎病变可累及整个肠道,包括小肠和大肠。痢疾主要病变部位多在乙状结肠和直肠,这些部位的炎症反应更为明显。

4.粪便性状:肠炎患者的粪便多为稀便或水样便,一般无脓血。痢疾患者的粪便为黏液脓血便,这是由于痢疾杆菌侵袭肠道黏膜,导致黏膜损伤、出血和脓性分泌物渗出。

5.治疗:肠炎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如抗感染、调整饮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对于病毒引起的肠炎,多为对症治疗。痢疾的治疗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也要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止泻、补液等。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肠道不适症状,不要自行判断用药,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