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胎盘早剥怎么检查

2025.10.14 15:12

胎盘早剥可通过临床症状观察、超声检查、胎心监护、实验室检查、凝血功能评估进行诊断。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症状观察:胎盘早剥的典型表现包括突发性剧烈腹痛、阴道流血及子宫张力增高。腹痛多呈持续性且位置固定,可能伴随腰背部放射痛。阴道流血量与剥离程度不一定成正比,部分隐性出血患者外出血不明显但休克症状显著。子宫触诊可发现板状腹、压痛明显,宫底升高提示宫腔内积血。病情进展迅速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失血性休克体征,需立即干预。

2.超声检查:超声是首选影像学手段,可显示胎盘后血肿、胎盘增厚或形态异常。完全性剥离时可见胎盘与子宫壁间不规则液性暗区,部分剥离则表现为局部回声不均。但早期少量出血或后壁胎盘剥离可能超声敏感性有限,需结合临床判断。动态监测超声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同时排除前置胎盘等其他出血原因。

3.胎心监护:胎盘早剥导致胎儿缺氧时,胎心监护可出现基线变异减少、晚期减速或正弦波等异常图形。急性剥离时胎心率可能骤降甚至消失。持续监护能及时发现胎儿窘迫,为终止妊娠时机提供依据。若监护异常合并出血或腹痛,需高度警惕胎盘早剥可能。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评估贫血程度,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提示活动性出血。血清乳酸脱氢酶及α-胎蛋白升高可能与胎盘组织损伤相关。肾功能及电解质监测有助于判断休克导致的器官灌注不足。重复检测可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尤其对隐性出血患者有重要参考价值。

5.凝血功能评估:严重胎盘早剥可能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低于2克每升或D-二聚体显著升高提示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计数快速下降伴凝血时间延长时,需警惕产后大出血风险,及时补充凝血因子。

胎盘早剥属于产科急症,诊断需多指标综合判断。任何疑似病例应避免剧烈活动并立即就医,延误处理可能危及母婴生命。临床决策需结合孕周、剥离范围及胎儿状况,优先保障孕妇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