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伟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什么是胎盘早剥

2025.04.10 08:07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的现象。这种情况属于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可能危及母婴生命安全。胎盘早剥的发生率约为1%,但其后果严重,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

胎盘早剥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已知与多种因素有关。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外伤、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吸烟、高龄妊娠等均可能增加胎盘早剥的风险。胎盘早剥的主要症状包括阴道出血、腹痛、子宫压痛以及胎动减少或消失。根据剥离程度和出血情况,胎盘早剥可分为显性、隐性和混合性三种类型。显性胎盘早剥表现为明显的阴道出血,而隐性胎盘早剥则出血较少,但可能伴有严重的腹痛和子宫压痛。混合性胎盘早剥则兼具两者的特点。胎盘早剥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超声检查和胎心监护。超声检查可以显示胎盘后血肿或胎盘增厚,胎心监护则可能提示胎儿窘迫。

胎盘早剥的处理需根据剥离程度、孕周和母婴状况综合考虑。轻度胎盘早剥且胎儿未成熟时,可在严密监护下保守治疗,延长孕周。重度胎盘早剥或胎儿已成熟时,需立即终止妊娠,通常选择剖宫产。胎盘早剥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妊娠期高血压、避免外伤、戒烟戒酒以及定期产检。妊娠期间出现异常症状,如阴道出血、腹痛或胎动异常,应及时就医。胎盘早剥的预后与剥离程度、处理及时性密切相关,早期发现和干预可显著改善母婴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