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什么是耳内胆脂瘤

2025.07.21 09:03

耳内胆脂瘤是一种发生在中耳或乳突区域的非癌性囊性病变,由角化鳞状上皮细胞异常堆积形成。尽管属于良性病变,但具有侵蚀性生长特性,可能破坏周围骨质结构,导致听力下降、眩晕或颅内并发症。

耳内胆脂瘤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类。先天性胆脂瘤源于胚胎期上皮细胞残留,多见于鼓室或岩骨;后天性胆脂瘤常继发于慢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或外伤,导致鼓膜内陷形成囊袋,脱落上皮不断堆积。典型症状包括耳流脓、听力减退、耳鸣,严重时可引发面神经麻痹、脑膜炎或脑脓肿。诊断需结合耳镜检查、颞骨CT或MRI,明确病变范围与周围结构受累情况。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需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并重建听力传导结构,术后需定期随访以防复发。

预防耳内胆脂瘤需重视耳部健康,及时治疗中耳炎、避免耳道异物损伤。若出现长期耳痛、流脓或听力异常,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导致骨质破坏或颅内感染。术后患者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用力擤鼻,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恢复情况。胆脂瘤复发率较高,需长期监测,尤其儿童或免疫力低下群体更需警惕。早期发现与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