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引起反流性食管炎的原因都有哪些

2024.12.03 11:23

反流性食管炎主要由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食管清除作用降低、胃排空延迟、食管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肥胖等原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食管下括约肌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的重要结构。当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出现一过性松弛等情况时,就容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一些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地西泮等可能会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像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等也会影响其功能。要避免使用可能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的药物,改善生活习惯,减少吸烟、饮酒量,避免高脂饮食。

2.食管清除作用降低:食管的蠕动功能有助于清除反流至食管的胃内容物。当食管蠕动功能减弱时,反流物在食管内停留时间延长,会增加对食管黏膜的损伤。年龄增长、某些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等可能导致食管蠕动功能下降。对于年龄因素难以改变,但可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同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食管的蠕动功能。

3.胃排空延迟:胃排空时间延长会使胃内压力升高,促使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部手术、糖尿病性胃轻瘫等都可能引起胃排空延迟。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应进行规范的抗感染治疗;胃部手术后可调整饮食习惯,少食多餐;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改善胃轻瘫症状。

4.食管黏膜屏障功能降低:食管黏膜具有一定的屏障功能,可抵御反流物的损伤。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时,反流物中的胃酸、胃蛋白酶等更容易对食管黏膜造成损害。长期吸烟、饮酒、摄入刺激性食物等会削弱食管黏膜屏障功能。应减少吸烟、饮酒,避免食用辛辣、过热、过冷等刺激性食物。

5.肥胖:肥胖者腹部压力较高,容易压迫胃部,促使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而且肥胖可能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胃排空延迟等因素相互影响。减轻体重是关键,可通过合理饮食,减少热量摄入,增加运动量等方式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睡前2-3小时尽量不再进食。睡觉时可适当抬高床头,以减少夜间反流的发生。避免穿紧身衣物,减少腹部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因为精神因素也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