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反流性食管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5.02.23 07:50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炎症,主要原因包括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胃酸分泌过多、食管黏膜保护机制减弱、饮食习惯不当、肥胖等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食管下括约肌是位于食管与胃交界处的肌肉环,其主要功能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当该肌肉功能减弱或失调时,胃酸和其他消化液体容易逆流至食管,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此类功能障碍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压力、饮食习惯以及某些药物的影响。

2.胃酸分泌过多:胃酸是消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但当胃酸分泌过多时,可能会增加反流的风险。某些情况下,如饮食不当、情绪压力、药物使用等,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增多,进而引发食管炎症。

3.食管黏膜保护机制减弱:食管的黏膜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机制,能够抵御胃酸的侵蚀。当这种保护机制受到损害时,食管黏膜容易受到胃酸的刺激和损伤,导致炎症的发生。常见的原因包括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吸烟、饮酒等。

4.饮食习惯不当: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过量摄入辛辣、油腻、酸性食物,或是暴饮暴食,都会增加胃酸的分泌,进而加重反流的症状。进食后立即躺下或剧烈运动也会导致胃内容物更容易反流至食管。

5.肥胖:肥胖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多余的脂肪组织会增加腹腔内的压力,促使胃内容物向上反流。尤其是腹部肥胖,往往与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因此控制体重对于预防和改善反流性食管炎具有重要意义。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常常会感到胸口灼热、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该病,建议患者注意饮食结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通过综合的管理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