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真性腹主动脉瘤的发病原因

2024.12.31 08:17

真性腹主动脉瘤的发病原因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遗传因素、感染、创伤、中膜囊性坏死这5项。具体分析如下:

1.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真性腹主动脉瘤最常见的病因。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内膜下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使动脉壁弹性减弱、变硬,在血流冲击下逐渐扩张形成动脉瘤。这一过程与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在预防方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2.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疾病如马方综合征等,会影响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这些疾病可导致血管壁中的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异常,使血管壁薄弱,容易形成动脉瘤。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血管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异常。

3.感染:细菌或真菌等微生物感染可侵袭腹主动脉壁,引起炎症反应,破坏血管壁结构,导致血管壁强度下降,进而形成动脉瘤。感染源可能来自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通过血行播散而来。积极治疗身体各部位的感染,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因感染引发的腹主动脉瘤。

4.创伤:腹部受到严重的外力撞击、穿透伤等创伤时,腹主动脉壁可能受到直接损伤。这种损伤会使血管壁的完整性受损,在血流压力作用下逐渐形成动脉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避免腹部遭受严重创伤是关键。

5.中膜囊性坏死:中膜囊性坏死可使腹主动脉壁的中膜层出现退变、坏死等病理改变,导致血管壁的支撑力下降,从而促使动脉瘤的形成。这种情况可能与一些先天性因素或后天的血管老化等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应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人群。若出现腹部搏动性肿块、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积极控制血压、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真性腹主动脉瘤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