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腹主动脉瘤发病原因

2024.12.31 08:14

腹主动脉瘤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遗传因素、感染、外伤、先天性动脉壁结构异常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腹主动脉瘤较为常见的病因。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内膜受损,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使动脉壁弹性减弱、强度降低。在血流冲击等因素作用下,动脉壁逐渐扩张形成动脉瘤。中老年人、有高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更易发病。日常生活中要控制血脂、血压、血糖,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有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2.遗传因素:某些遗传疾病如马凡综合征等与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些疾病会导致动脉壁的结缔组织异常,使动脉壁薄弱。患者往往有家族病史,发病年龄可能相对较轻。对于有家族遗传倾向者,定期进行血管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异常。

3.感染:细菌、真菌等感染可侵袭腹主动脉壁,引起动脉壁炎症反应,破坏动脉壁的结构完整性,导致动脉壁薄弱并逐渐扩张。例如梅毒螺旋体感染,可引起梅毒性主动脉瘤。积极治疗感染源,使用有效的抗感染药物是关键。

4.外伤:腹部受到严重的外力撞击等外伤时,腹主动脉壁可能受损。这种损伤会影响动脉壁的正常结构,在后期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薄弱,进而发展为动脉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安全防护,避免腹部遭受严重外伤。

5.先天性动脉壁结构异常:有些人先天性动脉壁的中膜平滑肌细胞减少或结构异常,导致动脉壁先天性薄弱。随着年龄增长和血流的长期冲击,容易形成腹主动脉瘤。这类患者需要定期体检,关注血管健康状况。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同时,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老年人、有家族病史者等,应定期进行腹部血管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腹主动脉瘤的迹象并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