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上热下寒针灸什么位置

2025.07.09 08:32

上热下寒的针灸治疗主要选取中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以调和阴阳、引火归元。

上热下寒表现为上半身燥热、口干舌燥,下半身畏寒、手脚冰凉,多因阴阳失衡或脾胃虚弱导致。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机,中脘穴位于腹部中线,可健脾和胃、疏通中焦;关元穴在脐下三寸,能温补下焦、散寒助阳;足三里与三阴交分别位于小腿内外侧,配合使用可引火下行、调和气血。太溪、涌泉等肾经穴位也可辅助滋阴降火,改善上热症状。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自行施针。体质虚弱或孕妇慎用,部分人群可能出现晕针、局部出血等反应,需及时处理。治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配合艾灸或中药调理效果更佳。疗程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通常每周2-3次,连续数周可见改善。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进一步排查其他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