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律不齐都分哪几种

2025.03.07 20:05

心律不齐主要分为窦性心律不齐、房性心律不齐、室性心律不齐、传导阻滞和预激综合征,具体分析如下:

1.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是指心脏起搏点窦房结发出的电冲动不规则,导致心跳节律不齐。这种情况常见于青少年和运动员,通常与呼吸周期有关,吸气时心率加快,呼气时心率减慢。窦性心律不齐多为生理性,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但若伴随其他症状,需进一步检查。

2.房性心律不齐:房性心律不齐是指心房内的电活动异常,导致心跳不规律。常见类型包括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房性心律不齐可能由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或药物引起,严重时可导致心功能不全或血栓形成,需及时治疗。

3.室性心律不齐:室性心律不齐是指心室内的电活动异常,导致心跳不规律。常见类型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室性心律不齐多由心脏疾病、心肌缺血或电解质紊乱引起,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紧急处理。

4.传导阻滞:传导阻滞是指心脏电冲动在传导过程中受阻,导致心跳减慢或不规律。根据阻滞部位不同,可分为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传导阻滞可能由心脏疾病、药物或电解质紊乱引起,严重时需安装起搏器。

5.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是指心脏电冲动通过异常传导通路提前激动心室,导致心跳加快或不规律。常见类型包括WPW综合征和LGL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可能无症状,也可能引发阵发性心动过速,严重时需射频消融治疗。

心律不齐是心脏电活动异常的表现,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作用等。不同类型的心律不齐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各异,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早期发现和干预有助于预防严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