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脊髓损伤饮食保健需要注意什么

2025.07.23 08:36

脊髓损伤饮食保健需保持营养均衡、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补充足够水分、避免高盐高脂食物。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营养均衡:脊髓损伤后代谢可能发生变化,需确保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充足。蛋白质有助于肌肉和组织的修复,维生素D和钙可预防骨质疏松,维生素C和锌能促进伤口愈合。建议每日摄入适量瘦肉、鱼类、蛋类及新鲜蔬果,避免单一饮食导致营养不良。

2.控制热量摄入:脊髓损伤后活动量减少,基础代谢率可能降低,过量热量易导致体重增加。肥胖会加重关节负担并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需根据实际活动水平调整饮食,优先选择低糖、低脂食物,如全谷物和豆类,避免过多精制碳水化合物。

3.增加膳食纤维:脊髓损伤患者易出现肠道功能紊乱,便秘是常见问题。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排便。建议每日摄入足够粗粮、蔬菜和水果,如燕麦、芹菜和苹果。同时需配合适量饮水,以充分发挥纤维作用。

4.补充足够水分:水分不足可能加重排尿障碍或引发尿路感染。每日饮水量应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通常不少于1500mL。可定时少量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水分还能软化粪便,预防便秘。

5.避免高盐高脂食物:高盐饮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负担;高脂食物易引发血脂异常。应减少腌制食品、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的摄入,选择清淡烹饪方式,如蒸煮或凉拌,以维护血管健康。

饮食调整需结合个体情况,必要时咨询专业医师或营养师。长期坚持科学饮食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减少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