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外耳炎用什么清洗

2025.06.30 16:16

外耳炎可用生理盐水清洗、硼酸溶液清洗、醋酸溶液清洗、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中药煎剂清洗。具体分析如下:

1.生理盐水清洗:生理盐水浓度与人体体液相近,温和无刺激,适合外耳炎初期或敏感皮肤使用。清洗时需将盐水加热至接近体温,避免冷刺激引发不适。用无菌棉球或注射器轻柔冲洗外耳道,每日2-3次,可清除分泌物并减少细菌滋生。操作时避免用力过猛,防止损伤耳道皮肤。

2.硼酸溶液清洗:硼酸具有轻微抑菌和收敛作用,适用于分泌物较多的外耳炎。常用浓度为3%,需用医用棉签蘸取后轻拭外耳道,或配合注射器低压冲洗。每日1-2次,连续使用不超过一周,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耳道干燥或过敏。

3.醋酸溶液清洗:醋酸能调节耳道酸碱环境,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常用2%醋酸溶液,用棉球浸湿后敷于外耳道5-10分钟,或稀释后冲洗。适用于反复发作或伴有真菌感染的外耳炎,但皮肤破损时慎用,可能引起刺痛。

4.过氧化氢溶液清洗:过氧化氢能分解脓性分泌物并释放氧气,适合化脓性外耳炎。使用3%浓度,滴入耳道后待泡沫消散,再用棉签清理。每日1次,连用3天,避免过度使用破坏耳道正常菌群。

5.中药煎剂清洗:黄连、金银花等煎剂具有清热解毒功效,适用于慢性或轻度外耳炎。煎煮后滤渣取液,冷却至温热状态冲洗耳道。每日1-2次,需现配现用以保证药效,过敏体质者需先测试皮肤反应。

清洗时需确保双手和工具清洁,避免交叉感染。操作动作轻柔,若出现疼痛加剧或听力下降应立即停止并就医。保持耳道干燥,清洗后可用无菌棉球吸干水分。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偏方,防止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