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中耳炎用什么清洗

2025.06.30 16:16

中耳炎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双氧水清洗、硼酸溶液清洗、中药煎剂清洗、医生指导下的专业冲洗。具体分析如下:

1.生理盐水清洗:生理盐水浓度与人体体液相近,刺激性小,适合用于中耳炎清洗。使用时需将盐水加热至接近体温,避免冷刺激引发不适。清洗前需确保外耳道无破损,可用无菌棉球蘸取盐水轻轻擦拭外耳道,避免深入耳道内部。生理盐水能软化分泌物并清洁耳道,但无法直接作用于中耳腔,需配合其他治疗。

2.双氧水清洗:双氧水具有氧化杀菌作用,适用于分泌物较多的中耳炎。使用时需稀释至3%浓度,避免浓度过高损伤黏膜。将双氧水滴入耳道后会产生气泡,可帮助分解脓液和坏死组织,待气泡消失后用棉签清理外耳道。双氧水不宜长期使用,可能破坏耳道正常菌群。

3.硼酸溶液清洗:硼酸溶液具有弱抗菌和收敛作用,适合慢性中耳炎伴渗液的情况。常用浓度为2%-3%,用滴管将溶液滴入耳道后保持侧卧5分钟,使药液充分接触患处。硼酸能减少分泌物并缓解炎症,但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避免吸收过量导致中毒。

4.中药煎剂清洗:部分中药如黄连、黄柏煎剂可用于清洗耳道,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煎煮后滤渣取汁,待温度适宜后冲洗外耳道。中药成分复杂,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过敏或刺激。此法多作为辅助治疗,需结合其他药物。

5.医生指导下的专业冲洗:严重中耳炎或鼓膜穿孔者需由医生操作冲洗。医生会使用专业工具清除脓液,并评估鼓膜状态。自行冲洗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或损伤鼓膜,因此必须严格遵循医嘱。

清洗时动作需轻柔,避免用力过猛损伤耳道。清洗液温度应与体温接近,防止冷热刺激引发眩晕。冲洗后保持耳道干燥,避免进水或自行掏耳。若出现疼痛加重或听力下降,应立即停止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