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外耳道炎怎样清洗耳道

2025.06.30 16:17

外耳道炎清洗耳道可使用生理盐水轻柔冲洗、硼酸酒精溶液擦拭消毒、过氧化氢溶液溶解分泌物、中药黄柏煎液湿敷消炎、专用耳道冲洗器辅助清理。具体分析如下:

1.生理盐水轻柔冲洗:生理盐水与人体体液渗透压一致,刺激性小,适合外耳道炎初期清洁。将温热盐水装入干净注射器,沿耳道壁缓慢注入,避免直冲鼓膜。冲洗后保持耳道干燥,防止残留水分加重炎症。

2.硼酸酒精溶液擦拭消毒:硼酸酒精兼具抑菌与收敛作用,适用于分泌物较多的外耳道炎。用棉签蘸取少量溶液,轻轻擦拭耳道红肿处,每日1-2次。酒精挥发可减少耳道潮湿,但皮肤破损时禁用。

3.过氧化氢溶液溶解分泌物:3%过氧化氢遇分泌物产生泡沫,能软化并清除耳垢。滴入耳道后待泡沫消散,用棉球吸干。频繁使用可能破坏耳道酸性环境,需遵医嘱控制次数。

4.中药黄柏煎液湿敷消炎:黄柏含小檗碱,具有抗炎效果。煎煮后取滤液冷却,用无菌纱布浸湿敷于外耳道,每次10分钟。湿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

5.专用耳道冲洗器辅助清理:冲洗器配有软质导管,可调节水流压力,避免损伤耳道黏膜。使用时头部倾斜,水流方向与耳道平行,冲洗后立即擦干。

清洗时动作需轻柔,避免用力刮擦导致耳道皮肤破损。冲洗液温度应与体温接近,过冷或过热可能引发眩晕。若出现疼痛加剧或听力下降,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就医。耳道结构复杂,自行操作不当可能将分泌物推向深处,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