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刮痧相对应的疾病是什么

2025.07.10 14:56

刮痧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主要用于缓解外感风寒、暑湿等表证,以及局部气血瘀滞引起的疼痛或不适。通过刮拭皮肤刺激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达到散寒祛湿、活血化瘀的效果,常用于感冒、肌肉酸痛、中暑等病症的辅助治疗。

刮痧适用的疾病范围较广,但主要针对表证和实证。外感风寒初期,如头痛、鼻塞、畏寒,刮痧可帮助发散表邪;暑湿引起的头晕、胸闷,刮痧能促进排湿解暑。对于局部肌肉劳损、肩颈僵硬或腰背疼痛,刮痧通过改善微循环缓解症状。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轻度失眠也可能通过刮痧调理气机得到改善。但需注意,刮痧并非万能,严重器质性疾病如心脏病、肝肾功能异常等不宜依赖刮痧治疗。

进行刮痧时需注意体质与操作规范。体质虚弱、皮肤破损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应避免刮痧;孕妇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力度需均匀适度,避免过度出痧导致皮肤损伤。刮后注意保暖,避免受风,适当饮用温水促进代谢。若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就医。刮痧作为辅助疗法,不能替代正规医疗,急重症患者应及时寻求专业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