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开放性的骨折要截肢吗

2025.08.06 17:32

开放性骨折并不一定需要截肢,具体情况取决于骨折的严重程度、伴随的软组织损伤、血供情况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因素。许多开放性骨折可以通过手术修复和适当的康复治疗恢复功能,而截肢通常是最后的选择,仅在无法挽救肢体或存在严重感染、血供缺失等情况下才会考虑。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通常包括清创、固定骨折以及评估软组织损伤的程度。清创是去除伤口内的异物和坏死组织,以降低感染风险。接下来,骨折的固定可以通过外固定架或内固定装置来实现,目的是保持骨骼的稳定性,促进愈合。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血管和神经的修复,以确保肢体的功能和血供正常。对于一些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个体,恢复的难度可能增加,因此在治疗方案上需要更加谨慎。医生会根据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评估,综合考虑是否需要截肢。

在处理开放性骨折时,注意事项不可忽视。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防止感染的发生。在接受手术后,遵循医生的康复建议,进行适当的物理治疗,以促进功能恢复。同时,定期复查,监测愈合情况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于有糖尿病或其他影响血液循环的疾病患者,特别需要关注血糖控制和血供状况。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开放性骨折的恢复过程可能漫长且痛苦,患者需要家人和朋友的理解与支持。开放性骨折的处理需个体化,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恢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