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什么是收缩性心力衰竭

2024.09.10 18:14

收缩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的收缩功能下降,导致心脏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出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当发生收缩性心力衰竭时,心脏的肌肉收缩力量减弱,心脏的射血能力显著降低。这会使血液循环受到影响,血液不能充分地供应到各个器官和组织,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尤其是在活动后或平卧时加重,表现为气促、胸闷等;还可能有乏力、疲劳、水肿,比如下肢水肿等表现。还可能伴有心脏扩大、心率加快等心脏本身的异常表现。

收缩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状态,其发生往往与多种因素相关。常见的原因包括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导致的心肌受损、长期的高血压未得到良好控制、心脏瓣膜疾病、心肌病等。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对于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改善心脏重构、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脏耗氧量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控制液体摄入等。在必要时,可能还需要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脏移植等特殊的治疗手段。收缩性心力衰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综合的治疗和管理来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