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什么是难治性心力衰竭

2024.09.10 18:15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心力衰竭患者经优化内科治疗后,仍存在严重的心力衰竭症状和(或)体征,反复住院,且对常规治疗反应不佳的一种状态。

难治性心力衰竭通常是心力衰竭发展到较为严重和晚期的阶段。此时,心脏的功能严重受损,难以有效地将血液泵出以满足身体的需求。尽管患者可能已经接受了包括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改善心脏重构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多种常规治疗措施,但心力衰竭的症状如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仍持续存在甚至不断加重。这可能是由于心脏本身的病变非常严重且难以逆转,如广泛的心肌梗死、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同时,一些其他因素如并发的其他严重疾病、不规范的治疗、患者依从性差等也可能导致心力衰竭难以控制,发展为难治性。

对于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面临巨大挑战。需要进一步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寻找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并加以纠正。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如加大药物剂量、联合使用多种药物、采用一些特殊的治疗手段如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式除颤器等。在某些情况下,心脏移植可能是最后的治疗选择。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和护理,包括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提供心理支持、指导患者合理的生活方式等,以尽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难治性心力衰竭是心力衰竭治疗中的难题,需要多学科协作和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