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什么是夹色伤寒病

2025.08.18 16:37

夹色伤寒病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高热、腹痛、腹泻等症状。此病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通常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传播。感染后,病原体在肠道内繁殖,随后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全身性症状的出现。夹色伤寒病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尤为常见,尤其是在缺乏安全饮水和良好卫生设施的环境中。

该病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6到30天内显现,初期表现为持续高热、头痛、乏力等,随后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或便秘等肠道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皮疹,称为伤寒玫瑰疹。在病情发展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肠道并发症,如肠穿孔或出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临床上,医生通常通过血液培养、粪便培养等实验室检查来确诊,并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预防措施包括改善饮水卫生、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以及接种疫苗等。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夹色伤寒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在饮食方面。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尽量选择经过处理的水源,避免饮用生水或不明来源的饮料。在食品方面,尽量选择新鲜、熟透的食物,避免食用生食或未煮熟的肉类和海鲜。外出就餐时,选择信誉良好的餐馆,避免在卫生条件差的地方用餐。定期接种伤寒疫苗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旅行者或生活在疫区的人群。了解夹色伤寒病的传播途径和症状,有助于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将大大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