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和治疗

2025.03.13 14:19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病因复杂,治疗需及时且精准。主动脉夹层的主要病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主动脉疾病、外伤以及遗传性结缔组织病等。治疗方式主要分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具体选择取决于夹层的类型、位置及患者的整体状况。

主动脉夹层的发生与主动脉壁的结构异常密切相关。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病因,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主动脉壁承受过大的压力,内膜容易撕裂,形成夹层。动脉粥样硬化则会使主动脉壁变硬、变脆,增加夹层的风险。先天性主动脉疾病,如马凡综合征,由于主动脉壁的结缔组织异常,也容易引发夹层。外伤或医源性损伤也可能直接导致主动脉壁的撕裂。治疗方面,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血压和心率,减轻主动脉壁的压力,防止夹层进一步扩展。对于急性主动脉夹层,尤其是A型夹层,外科手术是首选,通过替换受损的主动脉段来恢复血流。B型夹层则更多采用介入治疗,如主动脉支架植入术,通过微创方式修复主动脉壁。

在主动脉夹层的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患者一旦出现剧烈胸痛、背痛或腹痛,尤其是疼痛呈撕裂样,应立即就医。影像学检查,如CT血管造影,是确诊的关键。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和心率,避免血压波动过大。术后患者需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并定期随访,监测主动脉的变化。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以减少主动脉壁的负担。通过综合治疗和科学管理,主动脉夹层的预后可以得到显著改善。